Menu Close

Category: 有感而發

別再誤會了!申請碩士博士,課外活動沒那麼重要

  申請碩士班或博士班,有人說課外活動很重要?在申請文件與履歷裡把課外活動寫的落落長。 說真的,教授哪會在乎這些? 讀研究所講的就是學術和研究,課外活動在裡面根本不太有份量。想靠什麼社團經驗、活動頭銜就加分?你想太多了啦!學術這條路啊,教授看的是你腦袋裡裝了多少東西,不是你舞台上跳得多好。教授哪會管這些?

艾蜜莉的瘋狂雙重人生

  這樣的學歷驚不驚人? 麻省理工學院(MIT)核工程學士兼生物醫學工程 哥倫比亞大學應用物理學碩士 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的臨床資訊學 愛爾蘭科克大學的醫學學位 這一份學術履歷簡直無懈可擊,幾乎可以稱得上是天才。   但更震驚的還不只是這樣! 幾年前我曾與Emily有過數面之緣。 我當時見到她時,只覺得她的行為舉止有點“掉漆”,但從未想到她的雙重生活竟如此複雜不可思議。

願負重前行的每個人,能被這世界溫柔的對待

  我高中的時候,班上有位同學叫 Bronwin。她是一個非常細膩的女孩,名字裡有個“win”,可她的起跑點卻並不順利。她天生腿部不便,每天都需要依靠輪椅上下學。   學校特別為她安排了一位教學助理,是位慈祥又略微胖胖的老太太,總是陪在 Bronwin 身邊。不管是去哪間教室,助理阿姨都會提前把桌椅調整好,確保她的輪椅能順暢通行,也會為她準備好學習材料。所有需要動手的事情,阿姨都幫她安排得妥妥當當。   然而,我們其實看得出來,Bronwin 對這位助理阿姨有種難以形容的疏離感。她覺得阿姨的存在讓她變得特別顯眼,讓她看起來像個需要特別照顧的人,好像沒有了阿姨,她就無法生活。

留學申請的機遇:運氣、努力與變數

  隨著留學季節的到來,無數學子正全力以赴,為實現夢想而拼搏。   作為過來人,我想分享一些關於留學申請過程中的經驗,尤其是那些你可能未曾考慮過的因素——運氣與機遇。   二十年前,我的同學們不論是當時的佼佼者還是被視為“魯蛇”的人,如今都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有些人華麗轉身,改變了人生的賽道,書寫了全新的故事。

英文寫作的秘密:教科書之外的寶藏

  前幾年我回到中研院演講,結束時有學生私下問我說,要如何在短時間內增進英文能力,有沒有哪些教科書是我會推薦的 ? 我當時很果斷地說,教科書的話沒有。(在場的學生應該會很傻眼...)   我當學生時,啃食了很多艱難而單澀的寫作經典教科書,之後我指導碩、博士班的學生學術寫作,也要求我的學生讀了很多教科書。 但後來發現,這對英文寫作的幫助實在有限,而且會遇到瓶頸。

面對選擇:工作還是讀博士?

  我前年教過的一位學生,今年就要從美國碩士班畢業了。這兩年他非常努力,不但把課業顧好,也很積極找實習、建立人脈。最近,他終於拿到一份不錯的外商工作機會,算是個很亮眼的成績。 不過,人生的選擇總不會只有一條路。他在思考要不要接這份工作的時候,身邊也有不少人鼓勵他:「你條件這麼好,不如直接念博士吧,反正也才剛畢業,繼續唸也沒什麼損失。」 這話聽起來沒錯,但真的是這樣嗎?

國外大學碩博士班申請大冒險:寫出閃亮亮的留學申請文件

” 呃,我發表了三篇論文,而且 GPA 3.97 ,但沒有一所大學願意收我…….超傻眼的,感覺整個世界都塌了。” 驚訝嗎? 在我數十年的海外教育生涯中,聽過許多這樣的故事,所以大概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國外大學申請過程就像個迷宮,充滿了截止日期、考試成績和看似無止境的申請作文 (SOP、PS、Diversity Essay ….)。在這個過程中,寫出吸引人的申請文件雖是一項艱鉅的任務,但也是最核心的一環,SOP、PS、Diversity 這些 essay 能翻轉你 GPA的 劣勢,甚至決定你能進到多好的大學。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