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好幾個學員跟我說,他們覺得博士班要讀五六年,光是想到就心裡沉重。再加上美國的政策總是在變動,簽證、資助、畢業後的出路、移民制度、甚至學校的規則都有可能隨時調整,這種不確定感壓得人喘不過氣。確實,這條博士之路既長又難,心理壓力光是想像就很大。
政策總在變,但實力永遠是核心
美國的政策變動,又不是第一次。每隔幾年就會出現新的規範、新的法案,看似嚴格,新聞標題也常常放大渲染,但真正留下來的,永遠是那些有實力、有東西的人。因為在高等科研、尖端科技、醫學、法律、工程等領域,美國自己非常清楚,什麼樣的人才是他們不能失去的。
簡單來說,制度會變,但人才永遠被需要,尤其是外來的人才。只要你有足夠的能力,你就比自己以為的還要「安全」。
因為美國人自己很多其實不想讀書那麼久。他們的想法很簡單:早點進職場開始賺錢、成家立業,或者乾脆去追求生活、自由。有人大學一畢業就創業,有人買一台二手車去公路旅行,甚至有人直接投入社會運動。對他們來說,博士班要花五六年苦讀,實驗室裡奮鬥,並不是什麼「夢寐以求」的選項。
跟台灣或亞洲社會「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完全不同,在美國,讀書不會被視為唯一能出人頭地的道路。也因為這樣,美國社會裡擁有博士學位的人口比例極低,不到 2%。
所以你能走到這一步,本來就已經是極少數人了。這代表你不只是有專業,更有毅力。光是這一點,就足以讓你在學術界或職場上,比許多人更有起點。
很多同學會害怕:「如果政策收緊,我會不會第一個被刷掉?」
其實恰好相反。政策收緊時,它最先擋掉的,往往是那些競爭力不足、想靠旁門左道混進來的人。真正有能力、能做出成果、能推動領域發展的研究者,反而更能凸顯價值。
長遠來看,這樣的政策反而讓整體競爭環境更健康。留下來的,都是靠實力說話的人。
政策、簽證、法規,這些不是你能決定的。但你可以決定今天讀多少文獻、實驗做到什麼程度、論文往哪裡投稿。把注意力放在可控的範圍內,你會更有力量。或者是繞過 H1B 去走另外的 NIW 申請。
所以,別被這些短期的風聲嚇倒。你真正需要做的,是好好照顧自己,在這條長路上找到能支持你走下去的熱情與動力。
當初選擇這條路,不是因為政策,不是因為外在條件,而是因為你的熱情與理想。只要你還記得這一點,再多的政策變動,也動搖不了你所走的方向。
其他延伸閱讀︰
留學申請要不要找代辦?完整流程 + 博士班申請實例 + 懶人時間軸
出國念書,如何「選系」與「選校」跟你想的不一樣!申請出國留學前該破除的迷思
進研究所的第一關 : 你該遠離的五種地雷指導教授
出國讀書工作前最重要的一件事
美國徵才講究地緣嗎? 如何選學校才能讓畢業後找工作更順利 ?
有時差的愛情
Essaycrafter英文諮詢工作室的創辦人Evon 大學主修理工,後續取得了生醫相關博士學位,也同時取得公衛的碩士 (MPH)。在期間發表了多篇的學術論文,共同著作一本英文百科全書其一章節,受邀擔任國際會議的演講者及數份科學期刊的 Reviewer,修過經濟學以及財經管理、統計課程。至今累積了超過十年在大學以英文授課的經驗。多年來已成功地輔導許多研究生及外商求職者量身打造具有說服力的申請文件並克服英文面試關卡,錄取心目中理想的企業或學校。 <<留學求職申請成功經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