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Category: 申請學校相關

留學申請要不要找代辦?完整流程 + 博士班申請實例 + 懶人時間軸

這應該是最多人問過的問題之一吧! 在我看過許多留學生一路走來的故事後,我的感想是 : 我的建議是 : 流程性工作像是繳件、文件清單、deadline 提醒,如果能自己處理,就盡量自己來。真的完全沒頭緒,再去找代辦幫忙(但就算交給代辦,也要自己盯緊),百忙必有一疏,更何況代辦每一季的申請要處理很多學生,可以諒解。

自由教育的另一種樣貌

  在美國,「自由學習」其實是沒有哨音的競賽 一開始看起來就像悠閒的散步,實際上卻是場沒有哨音的賽跑,跑到一半才發現大家其實都拼了命在衝刺。 很多亞洲人對美國的教育有種迷思:以為那裡就是「自由快樂的學習天堂」。 孩子不用補習、不考試,學校重視創意,老師尊重每個人的想法,學生有充足的時間探索興趣、享受童年。這樣的印象當然不是完全錯誤,但它也只說對了一半。

該不該將小孩送出國當小留學生?

  我有一個朋友 Selina,是在美國執業的心理醫生,受聘於一間知名大學,專門為學生、碩博士生提供心理諮商。某天我們聊天時,她語氣凝重地說: 「有些學生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背景超狂、履歷一流,可是你一坐下來聊,就發現他們的心裡,滿是裂痕與傷口。」 她說得很輕,但我聽得很重。

要不要把青春投入在讀博士上?讀博士到底要多久?

    要不要把青春投入在讀博士上?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讀博士究竟需要多長時間?老實說,這個問題並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因為每個人的際遇、選擇和條件都大不相同。有人在三四年內順利畢業,過程順利得像是一場輕鬆的馬拉松;而有人可能七八年甚至更久,依然在論文和研究的深淵中掙扎。這背後牽涉到的因素非常多,從導師的要求、研究的複雜程度,到生活狀況,都會對進度產生直接的影響。  

別再誤會了!申請碩士博士,課外活動沒那麼重要

  申請碩士班或博士班,有人說課外活動很重要?在申請文件與履歷裡把課外活動寫的落落長。 說真的,教授哪會在乎這些? 讀研究所講的就是學術和研究,課外活動在裡面根本不太有份量。想靠什麼社團經驗、活動頭銜就加分?你想太多了啦!學術這條路啊,教授看的是你腦袋裡裝了多少東西,不是你舞台上跳得多好。教授哪會管這些?

我誰都可以娶但我非娶你不可 ~博士班申請成功的關鍵心態

  很多頂尖學校像哈佛、史丹佛、普林斯頓,甚至康乃爾等名校,在博士班申請上已經相當明白地告訴你,他們想要看到什麼。他們明文規定你必須在申請文件裡清楚描述自己的研究領域,甚至要具體指出你想跟哪位教授合作研究。 Indicate what you would like to study in graduate school in enough detail to convince the faculty that you understand the scope of…

留學申請的機遇:運氣、努力與變數

  隨著留學季節的到來,無數學子正全力以赴,為實現夢想而拼搏。   作為過來人,我想分享一些關於留學申請過程中的經驗,尤其是那些你可能未曾考慮過的因素——運氣與機遇。   二十年前,我的同學們不論是當時的佼佼者還是被視為“魯蛇”的人,如今都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有些人華麗轉身,改變了人生的賽道,書寫了全新的故事。

面對選擇:工作還是讀博士?

  我前年教過的一位學生,今年就要從美國碩士班畢業了。這兩年他非常努力,不但把課業顧好,也很積極找實習、建立人脈。最近,他終於拿到一份不錯的外商工作機會,算是個很亮眼的成績。 不過,人生的選擇總不會只有一條路。他在思考要不要接這份工作的時候,身邊也有不少人鼓勵他:「你條件這麼好,不如直接念博士吧,反正也才剛畢業,繼續唸也沒什麼損失。」 這話聽起來沒錯,但真的是這樣嗎?

error: